先買房自住,再賺價差?! 圖片取自 PEXELS 網站 |
從2020年開始想要買房自住,看房的過程當中,好不容易看到喜歡的物件,可是價錢不滿意,不然就是預算內的物件,可是地點非常蛋白!
印象非常深刻,曾經有一個互動還算蠻密切的房仲,曾經不止一次給我一個觀念,
『這些蛋白區的物件也非常不錯,先買來住五年後再賣、再換喜歡的房子;五年的過程中,看到喜歡的物件也可以換,之前買的就出租,等滿五年之後再賣,這樣子也不錯!』
上述的概念指的就是:台灣買房自住兼投資之外,五年之後再賣是穩賺不賠的!
真有這麼好康啊!?
為什麼會有不少人覺得,這樣操作是可行,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,
第一個,大部分的人覺得,台灣的房市只會漲不會跌,只要有足夠的頭期款,投入房產後放個幾年後賣掉絕對可以獲利!
簡單一句話,台灣的房市是穩賺不賠的!
第二個,台灣的普遍低薪環境,即便是幾年後的買賣價差,最後只賺個幾十萬,對一般受薪階級來說,也是非常滋潤的;台灣的一般家戶儲蓄率約兩成左右,一年大概就是可以存個20萬左右,如果一個房子賣出的價差賺60萬的話,相當於是一般家庭存三年了!
上述這個操作,對一般上班族是不是非常的誘人呢?但是,我個人覺得這樣操作,有幾個致命的缺點,
第一個、我還是認為房市跟股市是相似的,沒有所謂可預測的趨勢或模式,如果某個投資標的,大家都認為只會漲的話,這個風險絕對是非常、非常、非常高!
這個也呼應一句俗話,人多的地方不要去!
第二個、買房挑選的重點,就是地點、地點、地點!海水退的時候,很容易就知道誰沒有穿褲子了!
台灣這些年非常多蛋白區物件,已搖身變成所謂的蛋黃區,價位甚至跟蛋黃區不相上下!我相信當海水退去的時候,這些原來的蛋白區絕對是跌得又急又猛!
第三個、或許有人會說,這個就是自住的啊,地點、漲跌有什麼關係?
別忘了,人生不同階段考量有所不同,你怎麼知道什麼時候想要把房子換掉?或者是說,什麼時候需要小換大,或者是大換小?
從開始看自住房之後,我買房觀點一直在改變,從最初的以預算作為優先的考量,買個可以住的房子就好,地點不是最重要的考量,到最後,完全是地點為最重要的考量,預算其次!
這些觀念的改變,可以說是天壤之別!
當然,先自住,等五年後再賣的操作,最後會不會賺到價差?
這就要問老天爺囉!
留言
張貼留言